坚持,让我们行向远方
尊敬的老师们、员工们、同学们:
上午好!在刚刚过去的2015-2016学年,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,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展。值此开学之际,我谨代表学校向辛勤耕耘的全体教职工表示诚挚的敬意!向获得各级各类表彰的师生们表示衷心的祝贺!向2016级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!
今天,我讲话的主题是“坚持,让我们行向远方”。最平淡的话,最朴实的道理。
附中的学子都是优秀的,但如果我们能够有“坚持”的精神,我们将取得更大的进步。“坚持”使得郎平和女排从低谷走向顶峰,在里约奥运会上实现了“郎”图腾。我校2016届校友魏一凡在清华大学2016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中说到:每一个有机会在园子里学习生活的清华学子,在旁人看来,或许都是一部传奇,都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。然而,只有一路走来才深深知道,唯有平凡地坚持,才有梦想变为现实。的确,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源于坚持。平时坚持做好该做的事情,我们的自由空间将不会被更多的辅导班填满。
我们该坚持做什么呢?
坚持锻炼。强健的体魄是合格附中人的基本要求。一个人的体魄跟心理健康、学习效率、创造力是密切相关的。要保持丰沛的精力应对高中的学习压力就请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,并利用点滴时间进行锻炼。
坚持规则。规则的价值与意义毋庸置疑。我们需要做的是,熟知并坚持遵守规则。一个没有规则意识的人,也定然是一个没有坚持的人,也就不可能取得任何成就,那么再美好的理想也只能是幻想。
坚持阅读。附中的学生对阅读不会陌生。我们倡导“让读书成为一种终身的生活习惯”,附中从2014年开始率全国之先,推进“全科阅读”,学校也提供了丰厚的资源,有的同学通过阅读实现了很多目标,有些同学则没能达到这样的效果,其间的差别就在于是“一曝十寒”还是坚持不懈。坚持长期阅读,会使你获得那种不断进步的力量,那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。
坚持书写。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老师们都有共同的心声:喜欢字写得好、规范的试卷。当你在考场上,用尽“洪荒之力”期望金榜题名之时,你要试想:如果卷面不整洁,字迹难认,即便内容不错,又能怎么样呢?客观上你不是在有意拒绝得高分吗?一招不慎可能导致满盘皆输。所以,不论平时的课堂作业,还是大考、小考,要一丝不苟,持之以恒地规范书写。实际上,勤于书写,可以使你易于知关键,明思路,优方法,强信心,有仁爱。
坚持重复。工匠精神告诉我们,反复做一件事情,一定可以达到极致。一件事情如果能够坚持重复6遍,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。同学们,你们尝试过吗?据说爱因斯坦曾给学生讲过一堂课,叫“成功的秘诀”。他从盒子里拿出50枚骨牌,让学生们帮助摞起来,每次摞到20几枚时,骨牌就“哗啦”倒了,有的学生继续摞,有的学生则觉得这不可能完成,就陆续离去了,最后只有一名学生坚持到底,将50枚骨牌全部摞了起来。爱因斯坦高兴地开口了:“祝贺你成功了!有什么感想吗?”学生思索了一下,说:“每摞一次,都有新的发现。”原来,他在摞骨牌时,发现有的骨牌略带磁性,能吸合在一起,他就把带磁性的骨牌全摞在下面;倒了再摞时,他又发现骨牌轻重不一,他又把重的摞在下面。就这样反复几次,便全部摞了起来。爱因斯坦说:“成功就是不断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过程,同时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做,所以成功的秘诀就是:简单的事情重复做。”那位摞骨牌的学生后来成为爱因斯坦的同事,美国著名物理学家、思想家和教育家—惠勒。
当然,简单的事情如果简单地、机械地重复做,是低效劳动,你成不了专家,还白白浪费了大量时间。因为重复的事情还得用心去做,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。
坚持贯通。学会“遍历”,是一种贯通。从简单问题入手,多向联结,深度思考,以达贯通。举一反三,闻一知十,是一种贯通方式。贯通,需要思考,需要探索,需要时间,如何更为有效的进行贯通呢?国际上有一个著名定律叫“二八法则”,即80%的成就,来自20%的努力;80%的结果,来自20%的原因。不仅在经济学、管理学领域应用广泛,它对我们的自身发展也有重要启示。知识的贯通不是面面俱到,而是抓住20%的基本“活性”知识点,来带动其余80%知识与方法掌握的效能。同学们,从现在开始,遵照“二八”法则,重新认识自己,厘清目前自己的关键任务是那些,然后用心去做,重复去做,达到更大的效能。如此,你就会拥有较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来多读书,多思考,而不用为了单纯追求“高分”而疲于奔命。
每个人,若拥有一份坚持,则自然就有了一份希望,一分收获,一份担当。老师们、同学们,让我们养成“坚持”的意识,如此才能实现卓越。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