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会科学思考,成就人生精彩
——2023-2024第一学期20周升旗仪式
主持人 高二(2)班 王胤然
一、主持人
尊敬的老师,亲爱的同学们,大家好。我是来自高二(2)班的王胤然,今天的升旗仪式由我主持。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在《方法论》一书中说过:我思故我在。思考已然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,小到如何科学准备期末考试、合理规划寒假生活,大到如何认识自我、认识社会。科学思考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,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,从而让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。那么,怎样的思考才是科学的呢?下面有请高二(2)班的李昀泽和王雪莹两位护旗手分享他们的看法,由汤淞文同学带来主题演讲,大家掌声欢迎。
二、高二2班李昀泽同学发言
大家好,我是来自高二(2)班的李昀泽。说到科学思考,大家可能有时会觉得这是一个宏大而抽象的概念,不过当我们仔细反思,便会发现科学思考早已融入我们的日常学习当中。在晚自习前将待完成的任务一条条记在规划本上,然后按照重要程度依次完成;在解决难题时,从类似题型入手,多角度思考;在考前复习时,把平时学到的知识点绘制成思维导图……这些都是科学思考的生动体现。科学备考才能成功,有备而来方有底气,在科学思考的指导下,我们在考试时也能更加良好地调节心态,轻装上阵。祝愿同学们在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中,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,谢谢大家。
三、高二2班王雪莹同学发言
大家好,我是来自高二(2)班的王雪莹。科学思考不仅能帮助我们实现眼前的小目标,还能指引我们在长期学习中有条不紊,笃行不怠。在即将到来的寒假中,科学思考也大有用武之地。比如,科学的寒假规划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学习与劳动实践、志愿服务、外出研学之间的平衡,既放松了心情、与自然亲密接触;也提升了自我,获得了一个充足而受益匪浅的假期。在寒假中,同学们还可以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,利用科学思考的方法不断提高团队效率、相互配合,取得成果。谢谢大家。
四、高二2班汤淞文同学主题演讲
老师们,同学们:
大家上午好,我是来自高二(2)班的汤淞文。
初入南师附中的我们都会收到来自学校的第一份礼物——科学盒子。专业精密的实验器材、细致入微的讲解视频、井然有序的小组合作活动,无不为增添了我们对高中生活的憧憬。其实,完成实验、记录数据、分析结果的过程中都有着科学思考的存在,它早已悄悄融入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。系统思考选修课、社团,假期的科学思考征文、研究性学习……附中的同学们在利用课内课外时间积极地进行探索和实践,诠释着自己对科学思考独特而丰富的理解。
何为科学思考?我的理解是用科学的方式分析问题、然后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。它可以是具体到某一事物或学科中有关一个问题的解答方法,例如做一道数学题,从条件入手,联系所学知识选择正确的公式,再进行运算后得到答案。它也可以是经过提炼得到的一种思路,通过一道题目举一反三,形成对一类题目的认知。
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把科学思考与理科思维联系在一起,认为其必须有准确的公式、严谨的推理。其实,科学思考潜藏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。我们最先接触科学思考的本质是在政治的哲学部分。与认识相同,科学思考的形成是基于实践的,是一个对感性认识材料积累加工而形成理性认识的过程。实践是认识的目的,科学思考基于实践,也终将归于实践。
我个人在进行科学思考时通常采取四个步骤,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,供同学们参考。第一步,敢于提出问题。这些问题往往涉及事物的表层特征,是对一个事物的初步感知。譬如我在语文作文审题时首先便会想:这篇作文的主旨是什么?哪些事例可以证明我的观点?观点如何层层递进展开?这些问题不用太多思考,却是九层之台之基,夯实了基础才能有效地去解决问题。第二步便是解决问题,这一步是对问题的分析和阐释,与事件和问题本身紧密联结,也是最需要个人毅力与恒心的一步。这个环节中处理问题的方式,往往与个人经历和阅读感悟息息相关,这在我当主持人时感受尤为深刻。针对同一个串场,不同的主持人会写出大相径庭的文字,却又都能恰到好处地承上启下。无论答案好坏,只要为了做出解答去努力、去探究,过程本身便有意义,探寻的过程也是体悟人生、找寻自我的过程。第三步,验证答案,可以是多次实验得到普遍规律,也可以是寻求他人或可靠文献资料的帮助。第四步,洞悉本质和预测未来。洞悉本质是归纳总结得出事物的规律,并且可以运用至宽泛的领域;而预测未来,在当下的释义便是我们通过那些努力的过程逐渐明晰未来,近到期末考试和寒假规划,远到人生理想与职业选择,科学思考都起着关键作用。从题目到试卷,从书本到生活,无处不可科学思考,无处不需科学思考。谢谢大家。